原標題:
市民索先生在網上精心挑選了一家健身房,沒想到幾節私教課練下來,沒有任何健身效果不說,肋骨還練骨折了。上網一查,原來健身教練的職業資格證書竟是假的,并不具有執業資格。
今年11月15日,索先生在一家名叫中田健身工作室的健身房報名參加3個月的私教課,繳納了13800元。私教課上到第六節,教練在用泡沫軸幫他拉伸肌肉時,索先生感到了不適。“我當時就感覺特別疼,但當時教練說是正常的,然后就繼續上課了。”索先生說。
之后,索先生又按照劉教練的要求連續上了幾天課,其間多次向教練反映自己疼痛加劇的情況,但教練回復說是因為他長時間沒鍛煉,剛恢復鍛煉有疼痛感很正常。又過了幾天,索先生疼痛感越來越強,在妻子的陪同下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顯示索先生右側第5肋、左側第6肋骨折。為其檢查的骨科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是由于不規范的拉伸動作所導致。
記者聯系了為索先生上私教課的劉教練,他表示:“索先生的傷的確是由于我判斷失誤導致的,我感覺是正常的拉伸動作,沒想到會給他造成這么嚴重的傷害。”
索先生的妻子由此對教練的專業水平產生了質疑,所以重新查看了劉教練在某點評平臺上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結果發現該證竟然是假的。記者按照證書上的相關信息,登錄國家體育總局官網上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查詢系統,結果顯示“未查詢到數據”。
據了解,2007年國家正式將健身教練納入到國家職業資格技能鑒定行列,這意味著由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是健身教練執業的唯一資格證明,正規的“國職證”在國家體育總局的官網上均可以查到相關信息。在2009年頒布的《全民健身條例》第三十一條中也規定,國家對以健身指導為職業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對此,記者詢問劉教練是否持有并能出示“國職證”時,他表示證書是在2015年考的,現在找不到了。而對其假證的質疑,劉教練說自己也被騙了,現在才知道自己拿的是假證。
“2015年我在武漢找了一個培訓機構,當時機構說只要通過考試就可以發資格證,我就考了,現在想想是被騙了。”劉教練說。
記者隨后又登錄某點評平臺時發現,平臺上原來展示的劉教練“國職證”已經不見了。記者又點開工作室其他門店查看教練資質時,發現一些教練也沒有“國職證”,而是從一些私人培訓機構拿到的結業證書。
“我當時就是沖著教練有國職證才報的課,沒想到竟然是假證,還出了這樣的事兒,我也是想通過我們這個案例提醒大家,在選健身教練時一定要先確認其是否有國職證,最好上國家體育總局的官網查詢,這樣才能保證教練具有起碼的專業素質。”索先生說。